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2025 年 07 月 17 日
17 : 58
本篇毕业声主角——Mikaela Dong同学主修室内设计专业,在申请季中收获了伦敦艺术大学、马里兰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等顶尖学院录取,并荣获超50万元奖学金,一起聆听她的成长感悟。
Q. 什么原因激励你学习艺术设计的?为什么会选择室内设计这个专业?
Mikaela:我对室内设计的兴趣始于12岁那年的暑假。我的家人正在装修我们的房子,我爸爸经常带我去设计工作室见设计师。我对他们的设计过程很感兴趣,看着草图在电脑屏幕上演变成平面图,这个片段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深刻,也让我觉得室内设计师是一个很酷的职业。这段经历告诉我,室内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是重塑空间和丰富生活的工具。
Q. 学校的艺术设计课程对准备室内设计专业有哪些帮助?
Mikaela:在耀华,我通过各种创意课程进一步发掘了我对设计的兴趣。这些课程帮助我意识到室内设计不仅仅是美学或工艺;这是关于理解居住在这个空间里的人的需求和情感。
最具影响力的课程之一是数字媒体,在课上我学到了摄影、视频制作、调查技巧和设计软件。例如,我的第一个摄影项目“情感”(Emotion)研究了光线、色彩和纹理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感受。这个项目加深了我对设计元素如何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理解。
此外,我还在设计工艺课上磨练了实用技能,如使用Autodesk Fusion进行3D建模,尝试3D打印,并使用塑料材料和切割机制作小家具件。这些实践经验增强了我的技术能力和创造力。
Q. 你觉得有哪些原因促成了此次申请的好结果?
Mikaela:我的任课老师都很关心我的学业情况,在他们的建议指导下我才能很好地为后续申请做铺垫。
我要感谢我的设计与工艺老师Senan,在我准备大学面试的时候他很细心地倾听并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我还特别感谢升学指导老师,对我们的申请非常上心,和她相处更像是朋友,它能很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给出指导和建议。
Q. 你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样的?
Mikaela:其实我也不太确定我是什么艺术风格,但我能确定的是我的创作风格应该是多变的,它随着我的思维方式的成长而变化。
在「叠镜」艺术大展暨毕业学生作品展上,我展出了一些室内设计和摄影作品。摄影作品记载了我高中三年所有的经历,还有创作的心力和历程。
这是一个关于上海弄堂的作品,因为上海弄堂它的居住空间、室内空间其实非常狭小,所以他们只能运用堆叠的方式将他们的家居或者用品悬挂在外面或者堆叠在他们的家门口,所以我就创作了这样一个小的作品。在我的一些摄影作品中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上海弄堂的一些生活场景。现在因为正在拆迁的原因,上海的弄堂越来越少了,所以我想用我的作品来纪念一下这种现象。
我的另一个室内设计作品做了一个小小的Pavilion, 一个公共空间的展品。项目灵感来源于贵州织金县的竹荪,我见证了竹荪生长的过程,它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萌芽到死亡,于是我研究了它们不同的形态,去提取它们的纹路融入到我的作品当中。我尝试运用了一些可再生的材料,比如说一些废弃的空调水管,还有一些锡纸等等。
我的项目中都会运用了一些废弃的材料,因为我觉得在创作里去融入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立意会比较好。
Q. 你会怎么形容在耀华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Mikaela:在耀华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感谢这个地方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相互成长和进步,他们总是能给我带来很多的能量和快乐。
说起难忘的经历,我觉得还是很多的,比如学校的骑行活动、英国研学还有排球比赛等,在这些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好的朋友和老师,这些经历都很让我难忘。
Q. 在耀华,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没有想感谢的人?
Mikaela:我变得更加自信,也有了更多的勇气。我想感谢所有的老师同学还有各部门员工,因为他们我的高中三年的生活才更加完整。
请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吧
• 大胆的做自己,有想法了一定要行动。